您现在的位置: 天南星 > 天南星作用 > 正文 > 正文

一株草的故乡年未来导报第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31 13:27:20
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http://pf.39.net/xwdt/191104/7585947.html
一株草的故乡□王国梁我转身的时候,留意到石缝间的一株草。我惊异于一株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竟然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那的确是一条石缝,估计缝隙里面也没有多少土壤,即使有,也是飞扬的尘土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一点点。这里根本没有植物的生长条件,可这株草竟然如此昂扬挺拔,绿得那么鲜嫩,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株草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不是也有一个遥远的故乡?草的故乡,一定是土地。我想象着,这株草的故乡一定在水草丰美的地方,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美丽的蓝天白云,有成千上万的同伴,还有蝴蝶和小虫的陪伴。可是,这株石缝间的草,怎么到了如此贫瘠的地方?或许是鸟儿带着它飞越了千山万水,流落到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或许是风儿吹着它飘过一路坎坷,最终栖息到这了无生趣之地。这株草经历了怎样的艰辛辗转,我不得而知。但我清楚地看到,它最终的归宿是这个糟糕的石缝。这株草在石缝里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如此贫瘠的环境,它应该想过放弃吧。但是一场风加上一场雨,使得石缝里有了草籽发芽的条件。于是,草籽一边对抗着恶劣的环境,一边悄悄发芽,并且努力扎下根来。这里太荒凉了,比起它水草丰美的故乡,简直是蛮荒之地。可是,它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没有肥沃的土地,没有美丽的风景,连一个同伴都没有,寂寞荒凉是这里唯一的底色。这株流落石缝的草,每天面对的就是枯燥的石头、阴沉的角落、冷寂的空气,只能仰天长叹一句“命运不公”,然后埋下头来,努力生存。这株草渐渐安于这样的环境,即使生命是一场虚无而匆忙的过程,它也一丝不苟地生长着。它绕过坚硬石头的阻挡,弯曲下身子,然后再拼命抖擞起精神,挺起头颅,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绿色。我知道,这株草是有故乡的。正是因为故乡的土地锻造了它坚韧不拔的品格,所以无论流落到何方,它都不会自甘毁灭,而是会努力与命运抗争。它的故乡,依旧是它梦中的圣殿——那个给它坚韧和傲骨的地方。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像这株草一样的人?我想起曾经一起长大的同学,大家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故乡,扎根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的在异乡漂泊着,但他们没有被生活打倒,依旧顽强地生活着。偶尔相聚的时候,大家会一起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芳草碧连天,芳草绵延到天边,天边是故乡吗?这些异乡的草,也会思念故乡。一株草的故乡,根植在心里。一双温暖的眼睛□邱 湘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刚上小学一年级。一天下午,我在语文课上学舌尖中音“n、l”。我那平时灵活得像条小泥鳅的舌头碰到这两个拼音,简直就像遇到了克星,舌头一会儿伸出齿缝,一会儿顶到上颚,总之,就是找不到它该待的地方。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同学们的情况都跟我差不多,发音不标准,因此,老师要求,大家在讲台前排好队,一个一个说给老师听,念对了才能回家。我不怕回家晚,但是怕自己学不会。不知道练习了多长时间,可我的发音还是不正确。天开始黑下来,同学们背着书包,陆续走出教室,说说笑笑地回家了。那一刻,也许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自惭形秽,心里像是有一条小小的鞭子,一下又一下地抽着:谁让你上课时总想着放学后给家里的那几只小兔拔草?谁让你练习时总去偷看屋外的小麻雀?讲台前的队伍越来越短,马上就到我了。教室外,暮色渐渐浓了,墙角处偶尔传来几声“唧唧唧”的虫鸣。教室内,昏黄的灯光,照着讲台上的语文老师,她的笑容,特别温暖。我呆呆地注视着她,感觉整个教室都明亮了起来。我似乎才意识到自己的怕,是担心念错了老师会对我失望。这时,我突然想到,为什么等老师来教呢?也可以听着小伙伴们的发音来学啊!望着老师那双微笑的眼睛,我的自信心越来越足。老师一遍一遍地教着排在我前面的小伙伴,他重复着,我听着,偷偷在嘴里嘟囔着。轮到我时,我的舌头一下子找到了正确的位置,第一次就发出了准确的读音。老师的笑容更暖了,她惊喜地说:“说得真好!真让老师高兴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里迅速亮了起来,原来我是可以的!长大成人后的几十年里,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人,经常被人问:“你是北京人吗?”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明明是一个南方人啊!有一次参加一个朗诵班的学习,老师们给我的评价是普通话非常标准,吐字清晰饱满,我才好像明白了点什么,试着用软件把自己的语音转成文字,天啊,几乎没有一点错误!这些曾经的记忆碎片,被机缘巧合一点点地粘连起来,我仿佛看到那个站在昏黄灯光下的自己,不停地念着“n、l”。那时候的我没想到,两个普通的拼音,会给我的生活增添这么多难忘的经历;我也没想到,一双温暖的眼睛,已经把一粒叫做“坚持”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我幼小的心灵;我更没想到,老师那双温暖的眼睛不仅照亮了我的心房,也经由我的眼睛,照亮了我的学生们的心房……家乡的云□仇进才云,是心在天空上的倒影。而看云,则像是人与自然在精神的维度上一场无声而又饱含深情的凝望。小时候,我很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云。看它的悠悠荡荡,浩渺无边,像一群迁徙的蓝鲸,也像是把蓝鲸抱在怀中的大海;看它的变化万千,幻生无穷,永远不会重复,永远都在地平线外探索新的风景。那时候白云承载了童年的我最多的思索:它们从哪来,又往哪儿去?白云之上是什么存在?会不会有人像我看白云一样,卧在天上,凝望人间?白云唤醒了我基因里所固有的对天空的仰望,也将一粒粒审美的草籽吹到我的心田,发芽抽枝。人之初,性本善。它让我相信世界的原点必然是一团洁白——无论是云,还是一抹向往的凝望。后来我对于白云的感情,则被嫁接到了其他物体上,比如棉花糖。那时我总觉得棉花糖是被扯下的一小块云,像云一样的洁白,一样的蓬松,含进嘴里就自动化开了。这是云留给人的礼物吗,还是对人与云世代相传的情缘的纪念?我只知道那段记忆已经被棉花糖包裹,不时就落下一缕,甜蜜了一整段的怀想。我还一度迷恋过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望着它一步一步地攀上长空,临风而立,托负云海,心中便充满了羡慕与向往。有时我会痴痴地想着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风筝,御风而行,无拘无束,天人两忘,在见证了五千年风云变幻的苍宇中拾取着古人对腾云驾雾的向往与追求。于是白云便成了一个明知不可能但还是忍不住去幻想的美梦。成熟后,走过了更远的路,在不同的天空下看过不同的云,但总是难以找到哪一处的云可以像家乡的云那般让人难忘。别处的云或是三三两两,似是互不相识的陌路人,不发一言;或是只有浅浅的云纱,隐隐约约,吝啬地透露着诗词里含蓄的柔情;或是干脆隐匿在天空的盲点,远离尘世,垂钓孤独。即使云偶尔铺满了整个苍穹,也还是会摆出一副阴沉沉的表情,让人看了直皱眉头。只有家乡的云,像是一首永远迎风生长的歌,一首永远缱绻着芬芳的诗。有时,似有千万朵的繁花在天空绽放,洁白的祈祷和祝愿被风吹成了一朵朵云,在每一条河里都留下它们优美的倒影;有时,夕阳酩酊大醉,酒红的霞光把每一朵云都浸透,像是一见钟情时心中澎湃的悸动喷涌而出,沿着暮色化作一泻千里的幻想;有时,天上只有几朵白云,但宛若水田里几只亭亭而立的白鹭,站立成一首首灵动的诗,把这一整幅恬静的画都点活了……如今,很难觅得时间来看云了,但每次站在窗边向外眺望的时候,总能看见它含着笑向我招手。有时会觉得,云像是一个久违的老朋友,即便我们之间的距离相隔天地,但当目光交汇的时候,心跳总能回到最初的共振频率,总能让我心旷神怡。煨芋炉边香扑鼻□刘琪瑞“烤芋头——又香又甜的烤毛芋头——”临街那条巷口里,传来烤香芋、烤地瓜的吆卖声,那声音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引诱得放学的孩子纷纷簇拥到烤炉前,买上两块热腾腾、香软软的烤芋头品尝。芋头,又名芋艿、毛芋、水芋、香芋、土芝等,古时还称芋魁、蹲鸱,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在北方亦多栽培。其块茎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美食,亦饭亦菜。芋头的吃法多种多样,煮、蒸、烤、烧、炒、烩、炸均可,无论怎么吃,那种沙面细腻的口感,糯香清爽的滋味,总让人品之不尽。最为简捷方便的,是蒸煮芋头,挑拣那些长卵形的小芋头,清理掉泥沙和须毛,加水煮或上屉蒸,十几分钟即可,揭开淡褐色的皮儿,现出白生生的瓤儿,爱吃甜的可蘸了白砂糖,那味儿绵软香糯,极好下口,一气儿可食好几个。还可将芋头与小块地瓜、鲜花生、嫩玉米、栗子同煮,美其名曰“大丰收”,秋天的佳果块茎尽收一盘,品一品这些新粮秋果的醇香,益气养胃,滋润舒贴。稍微复杂些的,或切块煲粥煮羹,或将其研磨成泥,和面烙饼,还可做芋头扣肉、芋梗煲鸡、芋丸汤、芋头鱼头汤等菜肴,给人以香、柔、滑、酥、糯之嗅觉与味觉享受,可以说是老少皆宜。而最能体现芋头本味且别具特色的,则是“煨芋头”,是“煨”而非“烤”。以前,农家做完饭后,灶膛里的余烬正好用来煨芋头。挑拣不大不小的芋头,连泥带毛投入刚刚熄了的灶膛里,以余烬深埋之,耐着性子慢悠悠“煨”将起来,间有散发出的缕缕清香,直入鼻孔。时候不长,扒拉出来,热热乎乎捏住,剥皮食之,这煨熟的芋头最易深秋或严冬品味。古人早就深谙“煨”芋之妙。南宋诗人范成大爱之更甚,他写诗咏赞:“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谁说我没有酒肴呢,炉火灰烬中的芋头和栗子快熟了哟!南宋林洪所著的闽食谱《山家清供》里,提及一山野之人所作的打油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这份粗犷洒脱、自足自得、怡然自乐之性情,令人艳羡。国画大师齐白石更是挚爱芋头,他画芋写芋,亦喜“煨”芋头。白石老人作有多幅芋头画并有多首题诗,其中一首云:“叱犊携锄老夫事,老年趣味休相弃。自家牛粪正如山,煨芋炉边香扑鼻。”其乡风、乡俗、乡味不由让人向往。又到了食芋之季,不妨买来一篮半兜毛芋头,或蒸或煮,或炸或烩,抑或灶火余烬煨之,食那暄软糯香,品那“味外之美”,品美食也悟人生,不亦快哉!柴门犬吠□杨金坤村庄里,家家户户的柴门虚掩着,一缕柔和的月光斜着身子撒进一户人家的小院,给柴门旁一只耳朵贴着地面酣睡的土犬镀上一层银白,似一幅充满乡野气息的水墨画,恬淡而宁静。忽然,刚才还在酣睡的土犬抬起头、竖起耳朵,两只眼睛发出绿光,盯向一处,发出了试探性的吠声。脚步声从远方传来,越走越近,土犬站起来,在柴门旁转着圈子,脖子、身上的毛根根竖立,冲着脚步声传来的方向,急促而又有力地吠叫起来。一犬吠百犬应,全村土犬都开始齐吠,夜的宁静瞬间被打破了。直到那赶夜路的行人或有盗窃之心的贼人的脚步声渐渐消失,犬吠声才偃旗息鼓,村子里又归于一片宁静。“爷爷,咱家的狗怎么叫得这么欢?”曾被深夜犬吠声惊醒过的我,不解地问爷爷。“只有在犬吠声里才睡得踏实,如果没有了犬吠声,我们倒睡不踏实了。”爷爷的回答颇耐人回味。柴门和犬是绝配,每一扇柴门后,都有一条忠诚的犬。犬通人性,一旦喂养,便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每每家人外出归来,犬立在柴门前摇头摆尾,作亲妮之态,或欢叫着纵扑到主人身上,令人一天的疲惫感立刻消失殆尽。若有亲戚或熟人来访,守在柴门旁的犬会摇着尾巴,发出喜悦的问候吠声,让来客未进院门就备感温暖与慰藉。倘有生人“叫门”,最先警觉的,必定是犬,凌厉的吠叫声令人惊魂不定,既向来者诘问,也向主人报信。而柴门,是家与外界的一道屏障,家人和熟人可以不用打招呼,搬开柴门随便出入,外人与生人则必须先在外面“叫门”,等主人应允后才可进入。柴门虚掩,好开好扣,看着亲切,摸着热乎。有柴门的故乡,是让人眷恋的精神家园,有犬吠的夜晚,衬托出故乡的静穆与祥和。柴门和犬吠,让故乡多了些许温情,故乡因有了柴门和犬吠,变得亲切而生动。芝麻开花节节高□陈 皓周末回家,刚下车,蓦地闻到一股清幽的香气。抬头一看,原来是小院前的芝麻地里白嫩透粉的花儿开得正盛。嘤嘤嗡嗡的蜜蜂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不知疲倦地忙碌着,阳光洒在蜜蜂的翅膀上,就好像是它们在搬运阳光,使这一刻的阳光动感而妩媚。刹那间灵魂为之激动,感觉整个人都与自然完全融合了。“丫头,什么时候回来的?”耳畔传来妈妈熟悉而温柔的声音。“妈,刚到呢,这花儿真漂亮。”我答道。“是啊,芝麻花是幸运花,开出花来节节高,能保佑大家生活幸福和事业兴旺呢。”说话间,妈妈把目光放在了花儿上,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般,眼神里充满了疼爱。妈妈每年都会在房前或者屋后种上芝麻,她对芝麻有着偏执般的喜爱,除了因为芝麻“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更源于她觉得芝麻花儿富有仙气,闻着芝麻花儿朴素的清香,感觉这日子就过得更加踏实,更加香甜。绿油油的芝麻地里,一米多高的芝麻杆茎,呈四方形,挺拔而立,蒸蒸日上,不斜视,不弯曲,更不枝枝蔓蔓,一如妈妈的说话办事,干净利索。深绿色叶子有规则地从茎上伸出,绿叶之间,芝麻花沿着茎杆自下往上,由内而外,不急不缓,次第开放着。花冠五瓣合成圆筒状,唇形,淡紫色,有一节手指头那么大。静雅的花束,犹如串串铃铛,一只挨一只挂在茎杆周围,风从娇嫩的花上流过去,它便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铃铛内有四五个细如发丝的淡黄色花蕊,害羞般地藏在里面,如果不凑近仔细看,是发现不了它们的。下面的花朵谢了,花蒂上拱出了绿果,新的花朵又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的主茎周围绽开,前仆后继,一茬接一茬,一波又一波地渲染着夏的诗意,这大概就是妈妈说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吧。我忍不住摘下一朵芝麻花,用舌头舔舔花朵根部,清爽、甜蜜。芝麻花虽然开得节节高,所有的花朵却都是谦卑地向着大地,仿佛要摒弃一切虚荣及世俗的纷扰,张着小嘴巴,全身心地为下面的蒴果呐喊加油呢!芝麻蒴果有棱,基部钝圆,顶部有尖,紧盘着茎杆直立向上。一般植物都是一花一果,而芝麻却不同,每一朵花都会收获很多籽。随着季节的变迁,在阳光的滋润下,芝麻蒴果会渐渐咧开嘴,向人们展示着这一年的成绩。打开蒴果,仿佛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里面别有洞天,密密麻麻、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芝麻籽,蒴粒多的可达粒以上,少者也有40粒左右,那是汲取天地日月精华所凝聚而成,积蓄这一季的能量,只为圆人们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梦。经过一夏的酝酿,芝麻杆由绿变黄,便到了收获的季节。妈妈用镰刀割芝麻杆,然后轻轻放在旁边铺开的棉布上,在保证没有碎土混进的同时也确保不浪费每一粒芝麻,随后再拉回家晒干。晒干后的芝麻,只需轻轻敲打,一粒粒芝麻便喜不自胜地蹦跳出来啦。在一道道繁琐的工序结束后,我们便可一同咀嚼“胡麻压油油更香,油新饼美争先尝”和“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的生活好滋味。“回来吧,看我给你做什么好吃的。”香喷喷的芝麻饼味儿飘来,妈妈的脸好像绽开的花儿,溢着幸福。

—END—

监制:张亚群

审核:尹晓军

编辑:王佳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iannanxinga.com/tnxzy/971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天南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