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天南星 > 天南星作用 > 正文 > 正文

每天一味中药白附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8 18:23:10
每天一味中药——白附子1药用部位

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块茎。具有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的功效。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

2别名

禹白附、牛奶白附、野半夏

3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花梗自块茎抽出,绿色间有此红色斑块;佛焰苞紫红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而弯曲,檐部卵形,长达15cm;肉穗花序位于佛镂苞内,长约14cm;雌花序和中性花序各长3cm左右;雄花序长约2cm;附属器圆柱形,直立,长约6cm,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雄花金黄色,雄蕊有2花药,药室顶孔开裂;中性花线形,下垂,淡黄色;雌花棕红色。浆果熟时红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4产地分布

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

5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6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7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温;归胃、肝经

8功效与作用

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

9临床应用

1、方剂:

三生丸(《易简方》)、玉真散(《外科正宗》)、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2、中成药:

复方牵正膏、软坚口服液、独角膏、独角莲膏、小儿镇惊散。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服0.5-1g,宜炮制后用。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11化学成分

块茎含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内消旋肌醇,胆碱,尿嘧啶,琥珀酸,酪氨酸,缬氨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三亚油酸甘油酯,二棕榈酸甘油酯。并含白附子凝集素。

12使用禁忌

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禁服。

13配伍药方

1、治风痰壅盛,经脉拘急,肢节不遂,手足麻木,配天南星、半夏、僵蚕等祛风化痰药同用。兼抽搐者可配全蝎、蜈蚣等以熄风镇痉。

2、治风寒湿所致的偏正头痛,白附子辛温开散,入阳明经走头面部祛风止痛,配羌活、细辛、白芷等同用每获良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iannanxinga.com/tnxzy/8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天南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