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天南星 > 天南星作用 > 正文 > 正文

大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7/1 16:15:50

“大薸开花了!”我很兴奋地向离离传递这个消息。

“它会一直开的。”离离很淡定地回复我。

果然,自那之后,每天都能见到大薸小小的花。

这一朵大薸是我从离离处取回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开花了。而且最近还长出两个新的小植株,一左一右地就排列在那株老株的两边。事实上,那株老株远远称不上老,它也是离离鱼缸中自老株繁殖而出的新鲜植株。没想到只一个多月,它在我的小鱼缸中也作起了老祖宗。

大薸的薸字,应该是个典型的形声字。草字头为形,表示这是一种植物。漂字则为声旁。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会意字,漂浮在水面的草。它其实是个方言,来自南方。《方言》云:“江东谓浮萍为薸。”大薸者,大浮萍也。浮萍原产自我国,而大薸则不然,它来自遥远的巴西。不知何时,被传入我国。大约是当时的人见它如浮萍一般浮在水面,又比浮萍大上许多,故此给了它这样一个名字。

据说大薸和浮萍一样,可以净化水质。于是我找离离要了一朵。放在小小的鱼缸中,它长长的根须扎入水中,翠绿色的叶片漂浮于水面。宁静安详,如一朵小小的绿色莲花。难怪有人叫它水浮莲。与小小的浮萍不同,大薸的叶片很大,有手指头那么长,每一枚叶片表面都有纵向的扇形叶脉,形状是先端带着一点弧形的楔形,这些楔形的叶子簇生在一起,像是打开的团扇,圆圆的一圈。用手去触摸那些叶片,会发现表面有柔细的绒毛,且叶片带着一定的厚度。那些绒毛肉眼可见,且越到中心处,也越加浓密纤长。倘若你撕开一枚叶片就能发现,大薸叶片肥厚而柔软是因为它的里面像海绵一样的疏松结构,充满了空气,这也是大薸能够漂浮在水上生长的原因。

小小的白色花朵就自叶片簇生的中心处绽开。是极小极小的一颗心的形状,白色的,四围有长长的白色纤毛,如眼睫毛般。花瓣的中央,隐约可见白色的花心。在这朵花的旁边,还有未开放的白色的一点花蕾,大约是另一朵花即将接力而来。在两株很小的新生的大薸叶片中心,也冒出了绿色的花苞。它们繁殖的速度看起来极为惊人。

不过,倘若将这朵白色的小花解剖开,用显微镜去查看,你会发现,它其实并非一朵花,而是一个花序。大薸为天南星科植物,和浮萍一样,证明它的花也必定具有天南星科的特征。那朵最为显眼的白色心形花瓣其实就是佛焰苞,在它的里面,有着雌花和雄花组成的花序。在显微镜下,你会见到这一朵佛焰苞为绿白色,下部为管状,上部则是张开如心形的花瓣。这它的里面,合生有肉穗花序,雄花2-8朵生于上部,雌花一朵生于下部。说是花,其实这些花都没有花被,雄花只有2根雄蕊,而雌花则是一个心皮。

我见到的白色佛焰苞中隐约的花心应为正在开放的雄花,而此时,处于它下方的雌花应该已经开完,柱头呈现出萎缩的状态。因为大薸是雌雄蕊异熟的异花传粉植物,它的雌雄蕊成熟的时间不同,就避免了自花传粉的出现。

不过,像浮萍一样,种子繁殖并非大薸主要的繁殖方式。它的强项依然在于用营养体繁殖。就像我的鱼缸中那两株小小的新植株一样。当一株大薸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叶片与叶片之间的空隙处便会钻出一根根短小的枝条——匐匍枝,这是一种特殊的繁殖器官,它的顶端会萌生出芽来,用不了几天,芽就会成为一棵小植株。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匐匍枝很脆,只要一点点外力就会断开,小植株就这样离开母体,成为独立的大薸,然后再生匍匐枝,周而复始。据植物学家研究,一棵健康的大薸植株,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一年时间里就会“变出”6万棵植株。

6万棵,这是我无法想象的数字。也许起初一方池塘中只有一株大薸,一年过后,整个水面就已经被这种绿色的莲花铺满。看起来很美,不过这也是一种灾难。大薸强大的根系会大量消耗水里的氧气,鱼类及生活在水面下的植物因无法正常呼吸而窒息死亡,从而危害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这种外来植物已经变成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入侵植物,它们堵塞了航道,影响着航运和渔业的发展。

所以对于大薸,还是静静地在鱼缸这一方小小的水中欣赏就好。

小园徐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tiannanxinga.com/tnxzy/1159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天南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